由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国生命科学前沿科技校园行——基因编辑与相变生物前沿技术论坛暨庆祝首都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生命科学前沿论坛”于5月17日在首都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工程学会、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生命科学相关企业家以及首都师范大学师生近200人参加本次活动。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海梁、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王文利、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理事长关鸿亮、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陈禹保、北京市海淀区人才工作局副局长侯雪出席并致辞,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刘良玉主持本次活动。
李海梁副校长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首都师范大学将充分发挥师范类高校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优势,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有组织的开展科研公关,与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一起,推动国家科技水平进步。
王文利院长表示,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于1954年,持续为国家生命科学产业贡献高水平人才和最新科研成果。中国生命科学前沿科技校园行系列活动聚焦生命科学,高度契合国家战略,联通生命科学产业链上“政产学研用资”各要素,为科技进步、成果转化、产业升级提供良好机会。
关鸿亮理事长表示,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凝聚、团结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协会主办的HICOOL品牌,已经成长为北京乃至全国创新创业领域的“金名片”。本次活动由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现代农业专委会联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举办,期待三方一起携手共同为中国生命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落地贡献力量。
陈禹保副秘书长表示,中国生物工程学会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科协一级学会,持续赋能我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升级。“中国生命科学前沿科技校园行”系列活动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与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联合高校院所、国家行业学会及协会等机构共同举办,旨在介绍生命前沿领域技术研究与应用新进展,推动高校前沿学科建设与创新科研交流,更致力于提升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促进我国生命科学领域创新性复合人才培养,加快生命科学前沿新科技、新理念与新方法的传播,在推动产学研创新交叉融合的同时,努力催生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侯雪副局长表示,海淀区委组织部、海淀区人才工作局持续关注人才高地建设,首师大既是人才孕育的摇篮,也是海淀重要科研阵地。海淀区将继续做好区域人才工作,开拓更多人才交流平台,服务海淀人才聚集、进步。
左一:王延鹏研究员;居中:冯越教授;右一:方晓峰副教授
主题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延鹏以《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题,介绍了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农作物基因改造、高效精准设计育种等方面技术及其他应用场景。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冯越以《细菌与噬菌体的军备竞赛》为题,详细介绍了他在原核生物防御性免疫系统——CRISPR/Cas系统的工作机制方面的研究效果。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方晓峰以《相分离作为植物应对环境变化的一种机制》为题,分享了生物大分子相分离机制在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应用。三位青年科学家的精彩分享,赢得了与会代表及师生的一致称赞。在分享结束后,他们还就大家关心的技术特点、应用场景、产业转化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现代农业专委会主任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李乐攻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现代农业专委会主任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李乐攻总结时表示,基因编辑技术是生命科学的研究前沿,近年来一系列“分子剪刀”工具酶的发明与迅速应用,帮助科学家实现了高精准度改变与修饰生物基因组的梦想;而近年来相变或相分离是一种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互作聚集形成液滴、凝胶的可逆物理转变,为深入理解生命体发育和致病机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通过本次校园行活动,促进了来自多个高校院所前沿基因编辑与相变生物前沿技术专家的科学交流,与会者踊跃讨论,更是激发与会学生的科研兴趣,促进了产学研的交叉联合。本次活动还邀请武汉罗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资合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硕华柏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向与会嘉宾及师生分享、展示生命科学相关领域产业成果及优秀产品。
会议结束后,与会代表还参观了植物基因资源与低碳环境生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及人工智能气候室。